失效农药应用到作物上,有些没有没有效果有些则会发生药害,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辨失效农药。
1.稀释法:取乳剂农药100克,放入玻璃瓶中加水300克。用力振荡,静置半小时后,如果药液浓度不均匀,上面有乳油出现,底部有沉淀物,说明此药已失效。乳油越多,药性越差。
2.漂浮法:取可湿性粉剂农药1克,均匀地撒在200毫升清水面上,如在1分钟内湿润并沉入水的为未失效农药,反之则是失效农药。
3.振荡法:乳剂农药出现油水分离时,可用力振荡,摇动药瓶,静置1小时后,如仍出现分离层,说明此药已经失效。
4.热溶法:把有沉淀物的乳剂农药连瓶一起放入50℃的温水中,1小时后,如沉淀物慢慢溶解,说明该药尚未失效。若沉淀物很难溶解或不溶解,则该药已是变质失效了。
5.悬浮法:取可湿性粉剂农药50克,放入玻璃容器内,加水搅匀,静置10分钟后,若农药溶解性差,悬浮的粉粒粗,即为失效农药。
五种办法教你辨失效农药,农药使用就不用怕失效农药产生药害了。
回答者:刘银银 时间:2012/12/5
0
直观法对粉剂农药,先看药剂外表,如果已经明显受潮结块,药味不浓或有其它异味,并能用手搓成团,说明已经基本失效;对乳剂农药,先将药瓶静置,如果药液混浊不清或出现分层(即油水分离),有沉淀物生成或絮状物悬浮,说明药剂可能已经失效。
加热法适用于粉剂农药。取农药5-10克,放在一块金属片上加热,如果产生大量白烟,并有浓烈的刺鼻气味,说明药剂良好,否则,说明已经失效。
漂浮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先取200克清水一杯,再称取1克农药,轻轻地、均匀地撒在水面上仔细观察,在1分钟内湿润并能沉于水的是未失效的农药,否则即为失效农药。
悬浮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取农药30-50克,放在玻璃容器内,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150-200克,清水搅匀,静置10分钟观察,其中未失效的农药溶解性好,药液中悬浮的粉粒细小,沉降速度慢且沉淀量少,失效农药则与之相反。
振荡法适用于乳剂农药。对于出现油水分层的农药,先用力振荡药瓶,静置1小时后观察,如果仍出现分层,说明药剂已经变质失效。
热熔法适用于乳剂农药。把有沉淀物的农药连瓶一起放入温水(水温不可过高,以50℃-60℃为宜),经1小时后观察,若沉淀物慢慢溶解,说明药剂尚未失效,待沉淀物溶解后还能继续再用;若沉淀物难溶解或不溶解,说明已经失效,不能再使用。
稀释法适用于乳剂农药。取农药50克,放在玻璃瓶中,加水150克,用力振荡后静置30分钟,如果药液呈均匀的乳白色,否则即为失效农药,而且上层浮油愈多药性愈差。
回答者:小杨 时间:2017/5/25
0
过期农药还能不能用?
关键看是否“失效、变质”
农药是一种特殊商品,其保质期是按照正常剂量下对植物病、虫害应达到的预期防治效果确定的。很多过期的农药,只要适当加大使用剂量,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使用,仍然有很好的杀虫、防病效果。
农药毒性大、污染性强,我们不能轻易就把它销毁。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将它销毁,也只能做到尽量减少污染,而且销毁代价较大。因此,国家也并不提倡将过期的农药都统统销毁,只要没有“失效、变质”的,可以继续使用。
由此可见,“过期”农药并非都是“失效、变质”农药,而是按照原定使用剂量达不到预期使用效果的农药。适当加大用量后,很多过期农药仍然能够使用。不过,销售过期农药,按照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产品必须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符合标准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销售,但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若经检验已不能使用的过期农药,显然不宜再销售、使用,只能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销毁。
如何辨别农药是否已变质?
判断农药是否“变质、失效”并不简单。农药商品的特殊性,使得非专业人员在无相关分析、化验设备等辅助条件下,很难对农药是否“变质、失效”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国家专门规定,判断过期农药是否“变质、失效”,必须由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才有资格做出鉴定结论,一般人员仅从感官判断做出的结论只能作为参考,但并不一定准确。
回答者:晶晶 时间:2017/6/6
0
我来回答: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